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30|回复: 0

齐白石、徐悲鸿“双星合璧”的蜀葵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3 2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王文静
       喜欢杨绛先生翻译兰德的那首诗句: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这样的文学翻译大家如是,而绘画艺术大师亦是如此。若说顶级的中国水墨艺术,近现代首推独创“墨叶红花”的齐白石;然后就是,在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上,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艺术主张的大师徐悲鸿。
       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齐白石与徐悲鸿相识于1928年,徐悲鸿出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后,徐悲鸿推崇艺术创新,力聘白石为教授,由于悲鸿三次真诚上门邀请,与齐白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齐白石感动之余即写下:“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的诗句。
       在齐白石和徐悲鸿两位大师流传下来的各种佳话中,我更喜欢他们”好事成双,合二为一“的绘画作品。
徐悲鸿齐白石合作 蜀葵花.jpg
       欣赏这幅《蜀葵蛙》,感动油然而生:两株蜀葵,两只墨蛙;红花对偶,墨蛙四目相对;齐先生在上,悲鸿先生在下;上下遥相呼应,悲鸿先生仿佛受知天命,将八十八岁的齐氏画翁,他的天之大材,他的童真妙趣,他的艺术真味,用两株欣然绽放的蜀葵静物,旁侧相陪,与其流芳百世。
       两只墨蛙:蛙娃谐音,形肖酷似,瞪眼、伸腿、匍匐,随时准备一跃,那精彩一瞬,就像田园池塘边,嬉戏逗趣顽皮淘气的孩童,自由自在,活泼可爱,天然意趣,出自于对大自然的得之心而寓于笔墨。此蛙唯有齐璜齐白石的大手笔,审美伯乐慧眼唯有徐悲鸿。
       两株蜀葵:左一株,上下对偶红花,花开叶展,顶端含苞欲放,与齐翁的两只娃,似有静观倾听俩蛙私语窃窃,大有艺术探秘偷师旨趣;旁一株纤弱窈窕,仿佛女子花蕾微绽,花开羞涩,与左边一株相亲比肩,亭亭玉立。
      悲鸿先生的蜀葵,设色淡雅,技巧精湛,线条灵活多变,虚实明暗,这些都源于大画家对蜀葵的喜爱。1947年,这年秋,徐悲鸿携爱妻廖静文居于北平的 东城东受禄街16号,在这里,前院和中间的院子有拱门连接,院内沿墙长满了红色、紫色和白色的蜀葵花。徐先生的画室就设在前院,先生作画之余,就能欣赏到 蜀葵花开。悲鸿先生将新居命名为“静庐”或“蜀葵花屋”。
       1948年夏天,齐白石和徐悲鸿合作,完成了这一“双星合璧”,大自然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之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9 19: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