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81|回复: 0

《心事》第2期出版发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8 15: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


《心事》第2期编前语

就这样日益丰盈
文/马小兵

358封,这个是我们收到的读者来信的数量,不多,但也不少,对一个刚创刊的杂志来说。他(她)们说:内容独特、新颖、脱俗;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心事》营造了轻松、闲适的心情;有韵味、有内涵,值得期待;内容定位比较合理,是一份轻松又有精神营养的杂志;一本有自己独特视角的个性化杂志……
来自读者的赞誉和肯定,从市场的角度证明了我们确实和别的杂志不一样:一本倡导健康生活态度的轻阅读杂志。心与心的沟通,沟通真的开始了。
一个人真正热爱一种事物,他(她)会正视它的缺点和毛病。善意地提出批评和建议。他(她)们说:要多增加资讯方面的内容,服务功能不够;成立读者俱乐部,多与读者互动沟通;加强宣传推广;要注意到生活之美无处不在,保持创刊号的水平,一定要在改变中坚持。
用麦兜的一句质朴简约的告白来表达我们的心情,这就是:有你便暖。
变化其实在本期就已经出现,增加了新的内容:生活艺术家欧阳应霁和车前子的专栏文章;普通人在生活中发现的细节之美;摄影师白川透过椅子对光阴的捕捉……
坚持、努力、敬业。
我们就这样日益丰盈。


生活可以如此之轻
文/石光华

一个心怀古念的人,生活在如此商业和物质的当代,多少都会有些失落,有些茫然。我常常问自己,在几乎完全市场化的眼光中,连人和生活本身都可以品牌化,生活应该怎样进行?我们内心曾经有过的明月清风,是否还有力量让我们与世界、与生活单纯地亲近?倘若李白生活在现在,他会不会去做太白牌系列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会不会利用自己的声名,去创办诸如太白牌服装公司之类的企业?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样的假设没有意义,因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衡量标准。我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价值标准,就是对的吗?
我无意去否定当代。在我的心念、性格和能力,都与当代现实要求难得鱼水相欢的时候,我被迫或者说也是自觉地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这种简单和闲淡的生活,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是逃避,不积极,没有事业感和成就心。他们会厉声追问,所有人都像你这样,人类能够进步到现在吗?但是,我始终没有解决心中固执的疑虑:人类真的进步了吗?为这样的进步付出的代价值得吗?我无力解决这样大的问题。自从青春时代的狂妄和文化野心,从我心中消退以后,我更多关心的是,我自己生活中和身边简单的事物,是那些有味道,可以触摸和握住的东西。因此,对于我,一切都可以慢下来,生活可以是轻舞,可以是喝小酒,读闲书,写一点大抵不韪心性的文字换些小钱,交往一些身心释然和愉悦的朋友。
作家阿来在《心事》筹办期间的一个聚会中说,四川文人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就是始终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这是一种轻物质主义的、诗意的生活态度。而即将创刊的《心事》,正是要在极端物质和过分功利的当下,倡导这样的生活态度。我听来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一个能够惜心相顾者说的话。生活本身是可以如此之轻的,轻灵而轻盈,可以在闻香识梅、夜半听雨中,获得满心欢喜。当我读完《心事》的创刊号时,我知道,对于我,又多了一个朋友。我想,对于许多在利益的负荷过分沉重中感到疲惫、郁积、劳累、枯燥,甚至多少已经有些病态的人们,在《心事》中是否可以轻松片刻,并且想一想,生活还有另一种样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0 19: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