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01|回复: 1

发展生态文化游已成必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 0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就象一个跳水运动员以完美动作征服了参会嘉宾而完美落幕。但是四川旅游发展不会就此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向一个高起点的目标迈进。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规划、务实的作风、生态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是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留给中国及世界的印象。雅安因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而名扬中国,四川旅游业同时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四川提出发展旅游生态是基础

  “发展旅游,生态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就不可能有生态旅游的兴起”。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上四川省省长张中伟指出,要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坚持保护性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与建设生态四川相结合,抓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实施。

  张中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保护好生态。要推广九寨沟、碧峰峡、卧龙、王朗等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旅游开发的首位,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做到植被不被破坏,水不被污染。坚持不懈地实施和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保护。要像保护天然林一样保护水资源,禁止在景区内的河道上滥采乱挖和建水电站,禁止在重点景区采矿挖砂,破坏原生植被,不能让少数人发财而贻害子孙。

  二要建设好生态。要抓好景区绿化,把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生态恢复重建和景区植被增加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脆弱区域的生态建设,对原有生态被破坏的地方,要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态得以恢复。要把生态旅游的发展与扶贫富民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旅游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家乐”作为广大消费者都喜欢的旅游方式应运而生。要加强对“农家乐”的引导和规范,特别是搞好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提升“农家乐”生态文化内涵。

  三要利用好生态。生态旅游的兴起,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亮点。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合理确定景区生态容量。要继续抓好景区环保工程,建立健全景区生态资源管理监测系统。要加强对景区及重要旅游城镇的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景区周边农业用地的农药化肥使用,搞好城镇、景区垃圾和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避免对景区大气的污染。要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文化与生态结合才是打造旅游精品

  “发展旅游,文化是灵魂。生态与文化相结合,是四川旅游的一大特色”。 张中伟强调,要把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等相结合,建成一批享誉国内外、具有较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旅游文化精品。

  一要抓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认真做好全国红色旅游试点工作。着力打造长征丰碑、将帅故里、川陕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品牌,全力推出将帅故里、川陕苏区、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强渡嘉陵江、剑门蜀道、雪山草地、香格里拉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办好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活动。

  二要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要借鉴和推广武侯祠保护和开发的经验,切实做到文化、文物、文艺相结合。要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申报工作,抓紧省级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申报工作,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借“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良好时机,深入挖掘我省旅游文化内涵,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使游客“寓教于游,游有所获”。要提倡科技兴旅,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项目进行立项保护和开发。制作四川旅游主题宣传片,提高四川文化和四川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三要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品味。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商机,高度重视具有四川特色、文化品味比较高的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做到构思新颖、工艺精湛、特色鲜明、品种多样。邮政等部门要结合自身业务和四川特色,不断推出新的旅游纪念品。要推进旅游商品的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一批旅游商品龙头企业。这次会上推出了我省部分旅游景区的工艺品和歌曲,开了个好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搞好深度开发,力求创作一批能把各个旅游景点唱响的歌曲。同时要搞好南国冰雪节、长江漂流节等活动,满足人们运动休闲的需要。

  
  旅游是注重体验的过程

  
  第一届旅发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全省上下形成了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氛围,我省旅游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全省旅游总收入从1999年的22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566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特别是近三年,一年上一个百亿元台阶,今年1—7月实现旅游总收入423亿元,增长24.6%,预计全年可以超过650亿元。全省旅游总收入与GDP之比由1999年的5.6%上升到去年的8.6%,旅游业及直接带动相关行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5.2%上升到12.9%。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旅游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也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旅游起步晚、基础薄弱,旅游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总量不大。二是企业不强。三是质量和效益不高。四是协调发展不够。当前,国际国内旅游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这对我省旅游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张学忠提出旅游是求新、求乐、求美、求知的体验过程,旅游开发一定要在“新、奇、特”上做文章。要把产品创新作为增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抓手,立足资源优势和景区特色,不断推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突破思维定势,运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发现旅游资源,多角度地挖掘和提升资源要素的潜力。要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在开发权、经营权、管理权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要鼓励、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造,引入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强化理念打造四川旅游业新高度

  在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提出了四川旅游业发展要“强化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更加注重提高服务水平。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论旅游设施的建设、线路的规划、产品的提供,还是行业标准的制定、市场秩序的维护、游客安全的保障,都要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充分体现“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的要求,树立四川旅游安全、舒适、文明的良好形象。要认真抓好道路交通、食品卫生、景区设施等方面的安全工作,狠抓重点路段、重点景区、重要环节旅游安全责任的落实,坚决杜绝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要加大力度健全硬件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尽可能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强化开放协作理念,更加注重整合资源要素。要打破地区分割,大力推进区域合作,特别是要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精品线路为纽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大力推进省内跨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发改委、交通、建设、环保、旅游等相关部门,在项目布局、基础设施、线路设计等方面,要进行统一规划,搞好统筹协调。要加强与其他省区市特别是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出一批跨省区的旅游产品,联手打造川滇藏香格里拉、川陕三国文化、川黔渝金三角等旅游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合作、大发展。要把旅游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策划、包装一批优势旅游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

  强化资源保护理念,更加注重促进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经济,必须牢固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这也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要把生态旅游作为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内容,把生态旅游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环境建设与美化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大力开发各种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我省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

  大会的高潮过后的四川旅游将走向何方?作为全国旅游业一面旗帜的四川下一步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领导机制和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如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如何多元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加强旅游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成为四川旅游业的全新课题。不过会上四川省的领导们已经作出了很好的回答。在他们高瞻远瞩的构思下,相信四川的旅游业腾飞很短的时间就能够实现。但是可以肯定的说,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全新概念将在中国乃至世界刮起一股旋风。



发表于 2005-9-1 12: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抵制人为的破坏......我们需要自然的环境去改变心情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4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