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72|回复: 5

千年史诗《格萨尔王传》走向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3 14: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摄影:友多山野考察队等

P4047885_调整大小.JPG
(图为友多在参观《岭•格萨尔千幅唐卡》)

       题引:《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深藏在时光和历史深处的史诗,也是一部润在所有藏民心里的至圣经典。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史诗所传达的对英雄的崇拜、美好爱情的向往、人性善恶的区分以及在人类对待自然的关系方面所表现的深刻道理,都如孳孳之流水、拂面之轻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藏民族。
  因而,《格萨尔王传》既是一部英雄史诗,又是一部藏民族民俗大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史诗的收集整理方面,尤其是在《格萨尔史诗》收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人们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误解和偏见。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怀和积极倡导下,世人开始以崇敬的目光重新审视和看待这个被雪山环绕的民族以及这个民族所创造的伟大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不但有史诗,而且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有活形态的,至今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史诗。
  《格萨尔王传》被称为“世界史诗之王”。目前搜集、整理的《格萨尔王传》手抄本、木刻本已达150部左右,约150多万诗行,有1500多万字,包括了以格萨尔王为首的上千个英雄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14: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史诗《格萨尔王传》走向世界

P4047875_调整大小.JPG

       2003年,一群从藏区各地走来的顶尖画师在康定开始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他们的方式是用手中的画笔,采取藏族三大唐卡画派中吸收汉民族绘画艺术营养最多且源于藏区本地的噶孜画派技法,他们的目标是要完成一部基数是1200幅,总长达到1500余米的世界最长唐卡画作。
  2003年冬天,百余位嘎玛嘎孜画派画师云集康定,他们将在这里开始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作-将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全景式再现。
  4年后,1293幅精美的唐卡画展现在世人面前。这1293幅唐卡画通过《前言》(3幅)、《故事内容》(1288幅)、《尾声》(2幅)三部分,以1500余米的长度完成了对《格萨尔王传》的全景式再现。
  《岭•格萨尔千幅唐卡》创作于2003年正式启动,由百余位嘎玛嘎孜画派画师历经4年精心绘制。在此之前,《格萨尔王传》一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在民间,虽然这种古老的延传方式让这部恢宏富丽的史诗巨著保存得十分完整而鲜活,但受制于文化与语言的障碍,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交流与认知上的局限。
  《岭•格萨尔千幅唐卡》则以绘画的方式实现了对这一难题的突破,完成了对《格萨尔王传》这一世界最长史诗的全景式再现。她不仅将一位藏民族英雄人物的精经历鲜活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更重要的是,她对史诗所传达的具有藏民族冲破时空的阻隔,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拉近了雪域高原和世界的距离。
  “我从没有像现在一样高兴过。”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巴桑尼玛老人,在得知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去说唱的《格萨尔》,将在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的舞台上展出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08年初春,德格阿须虽然积雪还没有消融,美丽的阿须草原却处处显得生机盎然。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14: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42203.jpg

        一位手持经筒的老人从一堵厚实的土墙后面绕了出来。
  他叫巴桑尼玛,74岁,是阿须草原上倍受尊敬的《格萨尔史诗》民间说唱艺人。巴桑尼玛老人从十多岁开始说唱《格萨尔史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六十年的光阴。
  “我陪伴《格萨尔》一生了,他在我心中是最神圣的。”
  阿须草原方圆不足百里,但就在这不足百里之地,却诞生了藏民族最伟大的英雄人物-格萨尔王。正是从这里,这位传奇的英雄人物-开始了令人心潮澎湃的降妖除魔和守护和谐之旅。
  “听说,《岭•格萨尔千幅唐卡》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向世人展出,我太激动了,几天都睡不着”
  “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格萨尔》、了解《格萨尔》是每一个说唱艺人,每一个藏族人民最希望看到。”老人说。
  老人的愿望因为了有了《岭•格萨尔千幅唐卡》,而终成现实。
  今年3月,一个声音从遥远的首都北京传来:《岭•格萨尔千幅唐卡》正式确定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首批奥运文化宣传项目。
  时隔不久,北京奥组委又决定:《岭•格萨尔千幅唐卡》将于7月在首都博物馆完成他自绘以来的首度亮相。
  老人颤巍巍地领着记者走向坐落在草原深处的格萨尔王神庙。他伸出一双苍老的手深情地抚摸那历经沧桑的百年老墙,轻轻地擦拭斑驳的门环,表情神圣而庄严。
  “我从没有像现在一样高兴过。”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巴桑尼玛老人,在得知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去说唱的《格萨尔》,将在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的舞台上展出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阳光下,这片草原宁静而安详。
  虽然已听不到远古征战的号角鼓点、车辚马啸,看不到战马奔腾、锦旗猎猎,但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以英雄格萨尔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正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努力下,从沉寂的岁月里走出,从深山草原走出,从文字史籍和口语想象中走出。
  根秋扎西说,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可能无法直接用语言进行交流,但画作却可以拉进人民之间的距离,我们创作千幅唐卡正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藏民族,知道格萨尔,了解民族文化。
  根秋扎西说:创作《格萨尔王千幅唐卡》很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我并不孤单,因为站在身后支持我的是整个藏民族、整个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14: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42204.jpg

  2000年的夏天,还是在德格阿须草原。
  一个中年汉子脚步匆匆地来往于坐落在雅砻江岸边的大小村落,频繁地拜访每个村子里的说唱艺人、民间画师。
  他叫根秋扎西,德格人,是从德格印经院里走出的一位唐卡画大师,他的画作曾远渡重洋,倍受好评;他也是一位佛像雕像行家,作品遍布藏区各大寺庙和大小城市的广场街头。他就是《岭•格萨尔千幅唐卡》最初的创意和设计者。
  其实早在1995年根秋扎西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在四处经商作画的过程中,他开始有意识地对未曾知晓的格萨尔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也组织和参与过几次格学专家的考察与研讨。为了掌握更广泛围内的信息,他还曾赴西藏、青海、甘肃等地进行调查和了解。
  一方面他想收集到更多的有关格萨尔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也是为寻找技艺高超的唐卡画师。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饮誉世界的一部英雄史诗,有“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最长史诗”、“东方《伊利亚特》”的褒奖。史诗讲述的是在公元十二世纪的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雪域骄子岭•格萨尔从天界下凡,以自己的英明神勇和智慧无双,让四分五裂的部落王国重新拼合成为统一王朝-格萨尔王朝,从而成就了一生的浪漫传奇。
  这绝对是一部恢弘巨著,但现在根秋扎西思考的是要将这部恢弘富丽之作用唐卡画的形式全景式展现出来。
  根秋扎西说,不同民族的人民可能无法直接用语言进行交流,但画作却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我们创作千幅唐卡正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藏民族,知道格萨尔,了解民族文化。
  但和千幅唐卡工程启动一样迅速的是很多诸如资金、人员、技术的难题也一涌而至。首先是资金。很多家银行对他正在着手的千幅唐卡十分赞赏但却不能信手放贷,缺少抵押的根秋扎西一次次在银行门前碰壁;其次,是创作人员。因为谙熟嘎玛嘎孜画派的画师在整个藏区并不多。
  根秋扎西为了将一名远在西藏的画师邀请到自己的工程中来,他不仅为他开出了很高的薪酬,还将他住返两地的机票、沿途费用都一并报销。
  每每在回想这些经历时,这位刚强的汉子禁不住也会泪眼惺忪。但他说,我从不畏惧困难,当我的困难被人们知道后,很多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是的。随着千幅唐卡工程的启动,根秋扎西日渐感到其实他并不孤单,有很多人一直在支持和关注着他。
  有这样几个镜头是根秋扎西永生难忘的:2003年,在德格阿须。一位老人拉住他的手,问他是不是就是正在画格萨尔千幅唐卡的根秋扎西?当得到确认后,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随即老人将挂在脖子上的一串珊瑚项链深情地摘下,然后交到根秋扎西的手里。老人说,格萨尔王是我们德格阿须的人。你所做的是我们想做但无力做的,这串项链你一定要收下。
  根秋扎西说,他知道这串名贵的珊瑚项链是老人佩带了一生的,是老人的命,但他也明白这包含了老人对格萨尔王太多的情感和对自己的深深期望。根秋扎西一直想将这串项链作为纪念永久地保存。但后来,他还是决定将其研磨成粉末用作颜料,将它融入到画作中。他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位老人,对得起所有关心和帮助过他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14: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42202.jpg

  与此同时,甘孜州政府和德格县也为根秋扎西解了燃眉之急。在他最缺少资金的时候,以支持和保护藏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名誉向他所在的甘孜州岭•格萨尔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前后共注入了近千万元的资金。
  《岭•格萨尔千幅唐卡》目前累计投资2200万元,总投资预计为2700万元。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唐卡画,根球扎西感激地说,假如没有党和政府对我所从事的这项工程在资金和创作方面给予的巨大关注和支持,我是走不到今天的。
  根秋扎西说,创作《格萨尔千幅唐卡》很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我并不孤单,因为站在身后支持我的是整个藏民族,整个中国。
  在藏区,虽然唐卡画师很受尊崇和爱戴,但微薄的收入、漂泊的生活以及不确定的未来,才是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内容。
  《岭•格萨尔千幅唐卡》的问世,让嘎玛嘎孜画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传承发展,传统绘画技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岭•格萨尔千幅唐卡》是以本州画师为主创班底并云集了包括西藏日喀则、昌都、林芝、那曲、青海玉树、甘肃甘南、四川阿坝地区在内的百余位著名嘎玛嘎孜画派画师。
  在这百余位画师中,根秋扎西、根嘎、泽仁巴登三位无疑是最主要的。他们三人既是同门师兄,先后求学于嘎玛嘎孜画派发源地-德格县八邦寺,得到该寺嘎玛嘎孜画派集大成者唐拉泽旺的真传。是当今藏区嘎玛嘎孜画派最重量级的三位画师。
  三位画师都有着非凡的唐卡绘画技艺,相似的出身和经历更是耐人寻味。
  根秋扎西,44岁,父母早忘,由舅舅抚养成人;根嘎,43岁,是一位从放养娃成长起来的唐卡画师;泽仁巴登,40岁,出身贫寒。
  即使三位同窗好友都有着在桑耶寺、德格印经院等藏区著名寺庙经院内进行绘画和壁画修复工作的经历,但生活的浪涛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民间画师,让他们注定漂泊,注定分散在人生的路上。
  在藏区,虽然唐卡画师很受尊崇和爱戴,但微薄的收入、漂泊的生活以及不确定的未来,才是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内容。
  “我们能够画出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但自己的生活却并不是五彩斑斓的。”根秋扎西回忆往事时这样说。
       “为了谋生,我走遍了整个藏区,那些日子,我永生难忘。”泽仁巴登也有自己的辛酸的经历。
  “刚出道没有名气的画师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他们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有可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根嘎这样对记者说。
       嘎玛嘎孜画派是藏民族三大唐卡画派中最为古老的画派。该画派一直以其色彩清淡、自然古朴著称。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在当下看重色彩堆集、外观富丽的现实境况下,多数画师都不将其作为首选。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放弃过自己的所学。”根嘎坦言。
  因为嘎玛嘎孜画派自身特点的“制约”和现实境况的不尽人意,让渊源千年的著名画派和民间画师一度身陷困境、生存维艰。
  “但现在好了,政府对我们民间画师给予了很大的关心,不仅对我们的绘画给予了肯定,给知名画师也颁发了证书,还兴办了多所唐卡画培训班。”三位画师欣喜地说。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14: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42205.jpg

   而更令人欣喜的是,《岭•格萨尔千幅唐卡》的问世,在传达和表现《格萨尔》史诗方面取得惊人成就的同时,也让嘎玛嘎孜这一古老画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传承发展,传统绘画技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19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