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00|回复: 0

打造青藏高原世界顶级旅游线路的潜力及对策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0 15: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青藏铁路通车两年多来,为青藏高原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旅游统筹规划滞后等成为青藏高原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硬伤。有关人士认为,青藏两省区应在加大保护青藏高原生态、文化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青藏高原世界顶级旅游线路,而国家应加大青藏高原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青藏高原具备世界顶级旅游线路的潜力      
       青藏铁路通车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西部新的旅游热线。青藏铁路自2006年7月1日通车运营以来,打破了制约青藏高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交通“瓶颈”,为西藏、青海两省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统计,2007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73.3%,而乘火车进藏的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四成以上。青海省接待游客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则以接近40%的速度增长,2007年接待旅游者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0亿元。      
       由于今年拉萨发生“3·14”事件,给青藏高原旅游产业造成很大影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西藏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4.2万人次,同比下降69%,旅游总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71.2%。1-5月,青海省接待国内游客比去年同期下降32.2%,接待海外游客下降15.7%,旅游总收入下降15.6%。      
       随着“3·14”事件的平息,青藏高原旅游业正在全面恢复,西藏旅游业甚至呈现出“进藏旅游热”的良好状态。据西藏旅游部门统计,今年仅7月份,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7万人次,超过了上半年的总和。专家对于西藏旅游业充满信心,据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预测,2010年到西藏旅游的人数有望达到528.24万人,旅游产业直接收入可达58亿元。      
       西藏旅游业作为“动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西藏的文化、风景、劳务、商品等4个方面。如果加快西藏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动力”作用,西藏几千年的文化可以借此发扬光大,当地农牧民直接通过参与旅游建设来增加收入,同时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青藏铁路的开通后,青藏铁路沿线诸多旅游资源正在向海内外游客揭开神秘的面纱,这条世界顶级旅游带已初见雏形。如青藏铁路起点西宁市正在成为新的“进藏旱码头”。有名的水井巷,正在成为“西宁的八廓街”。      
       专家认为,青藏高原旅游景点,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文化旅游资源,都具备世界顶级旅游景点的水平。而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使西北的“丝绸之路”与布达拉宫连接起来,成为我国西部新的黄金旅游热线,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诸多因素制约青藏高原旅游快速发展      
       尽管铁路开通对青藏两省区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旅游统筹规划滞后、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差、青藏两省区旅游业合作渠道狭窄等因素,这些已成为制约青藏两省区旅游快速发展的瓶颈。     
       目前西藏的旅游业基本上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旅游服务设施相对比较落后。青藏铁路通车后,旅游接待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西藏旅游车辆、导游等短缺问题影响和制约西藏旅游业的接待能力。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介绍,截止到2007年,西藏拥有旅游定点车辆1157辆,座位15000座。铁路开通后,按每天进藏游客4500人,其中85%的游客组团,平均每辆车搭乘10名游客,按4天一个周期计算,那么一个周期共需要车辆1530辆,车辆缺口达343辆,运量缺口达3430人。另外,目前西藏有834名导游员(含援藏导游70名),铁路开通后,预计需要1020名导游,那么还有180多名导游员的缺口。      
       西藏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许多配套设施很难跟上铁路通车后的需求,例如,厕所、路标、路牌、垃圾箱等都跟不上。      
       与西藏自治区相毗邻的青海省的旅游投入和基础设施状况也不容乐观。首先,投资不足是制约旅游景点开发的重要因素。因为投入少,旅游资源总体上开发严重不足,宣传促销乏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10%,已开发的旅游景点层次大多很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低,形成的产业规模小,旅游资源优势没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次,基础设施薄弱。虽然青海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铁路、民航等现代化运输手段快速发展,青藏铁路也已全线贯通。但是许多景点的交通状况仍然不佳,使旅客缺乏安全感,使许多景点吸引旅客的能力大大降低。      
       同时,青藏两省区亟待加强青藏高原旅游业的科学、统筹规划。青藏铁路沿线拥有一大批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等优质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整合沿线景区、景点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开辟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带,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两省区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青藏高原旅游规划,除了加强旅游景点的共享之外,要进一步加大对青藏高原旅游、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打造世界顶级旅游线路      
       青藏高原素有亚洲“江河源”“生态源”的美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北半球气候的“调节区”和“启动器”,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藏高原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资源也异常丰富,仅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125种,野生植物39种。对此,有关专家认为,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第一原则是保护当地脆弱、丰富的生态资源,这对发展青藏高原旅游业至关重要。因为众多游客就是看重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如果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遭受打击最严重的将会是青藏高原旅游产业。      
       此外,青藏高原上散落着众多世界顶级的旅游文化资源,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专家认为,青藏高原旅游应走高端路线,特别是在对青藏高原一些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例如,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是土石结构的建筑,由于其承载量有限,如果游人过度参观、旅游将会对其建筑造成较大的压力,可能会出现建筑物损毁情况发生。铁路通车后,西藏自治区政府已对布达拉宫实施了“限客令”,每天只接待2300名游客。
        另外,青藏两省区应努力做好青藏线顶级旅游带生态品牌,青藏铁路应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的范例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对此应特别关注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开发与自然、人文双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集约建设,促进旅游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向互动,将青藏铁路建设成为“高原绿色生态长廊”和高原生态教育基地。      
       对于青藏高原旅游业基础设施落后状况,西藏、青海等旅游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快西藏、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步伐。其次,增加西藏、青海旅游管理人员编制,加强对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人员自身业务及综合素质。     
       青藏铁路的开通为西藏、青海旅游业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藏、青海应强强联手,加大合作力度,在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力争把青藏线旅游产品打造成世界级品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20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