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18|回复: 0

2009羌族“俄苴”庆典在茂县曲谷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4 15: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編輯:周小林

zzc2009020309522823326.jpg
        2009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五),茂县曲谷乡河坝村,羌笛悠扬,爆竹声声,唢呐齐鸣,锣鼓喧天,全乡2000余群众欢聚在这里,载歌载舞,兴高采烈,共庆一年一度的羌族“俄苴”节,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国泰民安。
  “俄苴”意为农历正月初五,是羌族村寨的狩猎节,又叫男子节。记者了解到,曲谷乡是羌语标准音点(羌语普通话)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传承地,是羌族语言、服饰、饮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礼仪节庆、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羌文化保留完整的行政乡。在这条偏远的山沟里,有流传千年的领歌节(“瓦尔俄足”,又叫妇女节)、狩猎节(又叫男子节),阴阳互补,刚柔相济,构成共同的主题:感恩一切给予生活的惠及,规劝人们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本真和恬美,而且还有历经千年的洪木基神塔,这里的人们每年都要举行“俄苴”庆典活动。
  “5·12”汶川大地震中,曲谷乡95%的房屋严重损毁,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曲谷乡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快走出了地震阴霾。时值灾后第一个春节,为感恩报国,弘扬感恩、祈福、和谐为主题的羌族“俄苴”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曲谷乡特别举行了此次大型的“俄苴”庆典活动。

zzc2009020312365323151.jpg

  相关链接
       羌族“俄苴”的真实生态
  据考证,羌族“俄苴”活动产生于氐羌原始部落社会,其形成和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产生于最原始的狩猎活动。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洪木基的羌人,身强力壮,善于狩猎,能百发百中,又乐于助人,打来的猎物都要与部落成员共同分享,成为人们崇拜的英雄。后来他可以不用弓箭就能捉住走兽,而且只要是被他看见的走兽就无法逃生,人们开始担心他会猎杀完所有野兽,就劝他不要这样做,但他不听,人们只好祈求阿巴思(羌语,指天神)约束他,据说天神真的被人们感动,派神到人间来取出了洪木基的膝盖骨,并用面团来替代它。从此洪木基只好独自搬进山林,住在一个岩洞中忏悔,修炼正果。有一天,她的母亲十分想念他,就到他修炼的山洞去找他回家,由于他即将修炼成仙,不能走不洁净的地方,便叫母亲先走,并把路扫清。母亲边走边扫,当扫到离寨子不远的地方时,她又累又饿,实在扫不动了,就决定先回家吃饭休息一下再来,没有想到洪木基随即赶来,当他走到这里时,看到前面的路没有扫,而且路边还有一堆狗粪,因秽气所伤,死在路上。
  为纪念这位能悔过自新的狩猎英雄,人们在他死去的地方建了一座塔,并把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确定为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一是感谢万能的阿巴思(羌语,天神之意)赐予羌人赖以生存的百兽;二是敬奉能悔过自新的狩猎英雄洪木基;三是祈求新的一年能空手出门,抱财归家;四是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五是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活动期间,将杀鸡、宰羊、杀牛,由德高望众的寨首祭祀洪木基神塔仪式;开展射猎比赛,全寨成年男子,农历正月初五一早用白面粉烧制成具有象征意义的各种兽形馍馍,然后带上烧制好的兽形馍馍,背上弓箭到活动场所进行狩猎比赛,射中的“猎物”由在场的人一起分享;全寨妇女在村口备好酒菜,载歌载舞迎接猎手们归来;进行传统的羌族歌舞体育等文娱活动。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26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