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38|回复: 0

从映象到响声:云南文化产业惊艳轮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23: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2_211871_510850926f0fca8.jpg

       如果说2003年属于《云南映象》,那么2009年则属于《云南的响声》,这两部掷地有声的舞台经典背后,都跳动着舞蹈家杨丽萍的曼妙身影。而在她激情洋溢的舞步之下,则是民族文化大省云南近年来铺设的一条坚实、迷人的文化产业之路。
       “优秀的艺术作品不用担心市场。”杨丽萍说,眉宇间的申请比之当年创作《云南映象》时抵押房子、砸锅卖铁的“悲壮”已是天渊之别,2009年的新作《云南的响声》动静甚大:5月7日昆明首演,5月15日登陆萧山,随后拉开50场全国巡演的大幕。
       《云南的响声》还在创意阶段就组建了“云南的响声文化传播公司”,启动资金达200多万元,最终投资约400万元,演员是《云南映象》的原班人马。《云南的响声》尚在排练期间就有多家演出公司觊觎演出代理权,最终胜出的是北京保利希肯,他们以每场约15万元的价格预订了《云南的响声》的全国巡演。如今,《云南的响声》早已实现盈利,即使如贵阳这样《云南映象》不敢涉足的地方也连演3场。
    “《云南的响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我们的团队已经形成品牌。这部作品仍然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我们用最原始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对现代人的心灵发起冲击。在萧山,观众评价我们演员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明净。”杨丽萍说。
       回头审视2003年的《云南映象》,杨丽萍似乎在描述一个业已长大成人的孩子,令她牵肠挂肚,却不再锥心刺骨,“我们把很多行将消失的民族民间技艺发掘出来,进行新的包装――你必须让它有劲啊,你比如红河哈尼族的跺脚、拍掌,现实中软绵绵的,你得让它格外有力,观众才爱看。”
       《云南映象》的成功源于对传统民族文化非凡的继承与创新,甫一问世就斩获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5项金奖,迄今已走过美国、日本,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其舞台震撼至今不绝。杨丽萍坦言,创作《云南映象》只想圆一个梦:把云南故土最美最纯粹的舞蹈展示并保留下来。但意外的是,她的想法与云南力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在克服了草创期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之后,《云南映象》成功演出,迅速成为云南文化的重要标志,继而催生了大理的《蝴蝶之梦》,丽江的《印象丽江》《丽水金沙》、西双版纳的《勐巴拉那西》等一批极富云南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精品。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眼里,无论《云南映象》还是《云南的响声》都是国内不可多得的舞台文化力作,它们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均得益于领先全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云南1996年就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2001年又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并列为全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2007年,云南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为此,云南省相继出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除全国综合试点的丽江外,云南还确定了大理、腾冲等5个省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后又扩大至25个州县。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公司组建、政府职能部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也有序进行。浓厚的文化氛围酝酿成形,为孕育“云南现象”提供了丰厚的体制养料。经过努力,不仅文学艺术成绩斐然,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长足进步,“云南现象”逐渐在全国叫响。        张田欣认为,云南文化产业最重要的驱动无疑来自文化与旅游的联姻,是“三个创新、三个结合”的成果;原生态已成为云南文化与旅游新的卖点,很多人已不愿意直奔云南知名景区,而更乐于寻访特色村寨、偏远山乡,哪怕只是暂时体验一下田园诗般的云南生活。        2009年《云南的响声》能再度惊艳全国,仍与“云南现象”密切相关,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精灵,云南的文化土壤让杨丽萍这样的舞者在足够宽广的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惊艳轮回。        从《映象》到《藏谜》再到《响声》,她感触良多,“我热爱云南!没有云南的神奇,何来作品之美?失去文化产业的良好环境,又怎么会有艺术家的不断创新?希望我的作品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云南,爱上云南。”(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19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