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01|回复: 5

四川旅游业实现大跨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22: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过去五年,是四川旅游飞速发展的五年,是让全世界啧啧称赞的五年,更是四川旅游崛起的五年。这辉煌的“十一五”的五年里,四川旅游人铸就的不朽成就。
  四川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其多样性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是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历来就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
  四川是中国“国宝”大熊猫的故乡,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先后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卧龙、九寨、黄龙、亚丁被列入联合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另外还有国家级遗产地5处,中国最佳及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23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个,国家湿地公园7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6个。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雄秀奇幽,风光旖旎、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四川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类、120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29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9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11家。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伟人故里,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南丝绸之路经过四川往南延伸;三国豪杰在蜀道上演绎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举世瞩目的红军长征在川西走过了最艰苦的一段历程,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四川还是中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泸沽湖摩梭人走婚风俗、康定跑马山转山会、凉山彝族火把节等独具魅力,民族风情浓郁。色彩艳丽的蜀绣蜀锦、“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清幽闲适的茶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倾倒了无数海内外宾客。
  党的十六大以来,四川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繁荣。五年来,我省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综合功能愈发凸显,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改善,旅游业的产业定位空前提升,已全面融入四川省的发展战略。
  截止2011年底,四川省旅游总收入达2449.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9.9%,比2007年翻了一番;接待入境游客164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5.9亿美元;
  2012年1至9月,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521.8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33.1%,完成全年2800亿元目标任务的90.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56.02万人次,比2011年同期增长29%;实现外汇收入5.63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30.4%;接待国内游客3.45亿人次,比2011年同期增长26.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85.24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33.1%。
  一连串的数字折射出四川旅游业辉煌成就:出境游呈现强力增长、国内游持续增长、入境游缓慢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先导产业惠及民生 推动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十一五”时期,四川省旅游发展经历由高点发展到落入低谷,再到恢复重振的“V”型曲线。这条曲线的指向,正是四川旅游创造自身发展史乃至中国旅游业史上奇迹的路线图。
  探底回升的“v”型,背后是四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什么谜底?
  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介绍道: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际,回顾过去的五年,四川旅游既经历了地震重创后的低迷期,也创造了三年超过震前水平的辉煌业绩。随着旅游环境的不断优化,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在境内外的总体形象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5.12特大地震后,国务院批准的《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明确了旅游业的先导产业地位。《规划》提出民生优先、供需并重、安全减灾、重建为主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四川灾区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进行了全面安排。
  震后不久,四川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优先发展。地震灾区经过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四川旅游业成为灾区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极,实现了“再生性”跨越。
  震中汶川在震前曾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然而,地震让很多工厂倒塌,在灾后重建中,考虑到汶川有着秀美山川、多彩民族文化,汶川县把旅游产业恢复重建作为推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县的产业定位也由震前的“工业、农业、旅游业”,调整为“旅游业、特色农业、工业”。
  震前,王大姐是汶川县一家厂的职工,一个月的工资1000多元。地震让工厂毁于一旦,在震后她开起了火锅店。“刚开业的时候游客不怎么多,可自从去年国际旅游节在我们水磨古镇举办,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现在就是淡季,一个月纯收入也有八千多元呢。”王大姐对震后的变化深有感慨。
  2011年,旅游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已经恢复到了6.1%,今年前三季度达到了7.1%。郝康理局长告诉记者:“从统计学规律来看,占比达5%就是重要产业,可见,旅游业对四川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灾后恢复重建的效果明显:2009年,四川旅游总收入1472.48亿元,在地震第二年就超过了震前水平;2010年,四川旅游持续恢复振兴,在“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时,旅游总收入达到1886.09亿元;2011年,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后,更历史性地达到2449.15亿元,同比增长29.9%。
  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广元市共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同比增长110.17%;实现旅游收入5.99亿元,同比增长126.33%。虽然今年的长假比去年多了一天,但是游客和收入“双翻番”仍是相当难得的成绩。
  其实,广元旅游的快速发展只是四川旅游的一个缩影。从地震发生前的2007年至今,四川全省的5A级景区从3家增加到5家,4A级景区从31家增加至89家;五星级饭店新增6家,四星级饭店新增39家。旅游功能的不断完善为旅游产业的恢复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郝康理局长告诉记者:“目前灾区的发展还在继续推进,灾区旅游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积极参与也必不可少。我们要进一步打造休闲娱乐产品,要让老百姓们不仅去那里观光,更要去那里去度假。”
  如今的四川旅游产业不仅发展速度快,也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旅游产业正朝着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前进。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举措:八大措施促发展 四川旅游实现大跨越

  为迅速恢复四川旅游业发展,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四川确立了旅游业的先导产业地位,仅用4年时间,就使全省旅游业总收入从2007年的120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400多亿元,实现旅游收入翻番的大发展。
  正如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所说的那样:“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在于全国人民对四川的支持与帮助,在于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在于国家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以及全省旅游战线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四川旅游始终坚持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加快发展中攻坚破难,努力服务于四川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川省旅游局作为四川旅游行业的牵头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八大措施实现四川旅游大跨越:
  措施一、牢牢把握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全省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向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措施二、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抗震救灾的指示精神和省委“两个加快”的要求,全力做好旅游行业救灾和重建工作。
  措施三、密切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部署,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
  措施四、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把握新机遇、谋划新蓝图。
  措施五、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努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互为发展。
  措施六、切实坚持省委“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乘势而上,狠抓旅游大项目驱动。
  措施七、准确理解省委关于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的要求,以“两化”为机遇加快旅游发展。
  措施八、始终秉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在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不竭动力。
  经过4年多的灾后重建,四川大部分受灾地区已恢复,甚至已经超越了震前水平。四川省旅游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一直坚决落实中央“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省委“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城乡、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重建目标和“两个加快”的要求,切实推动各市(州)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要求,将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科学制定实施旅游灾后重建规划,全力实施“五大行动”。
  郝康理局长告诉记者:“在灾后重建中,作为省旅游局,我们要对灾区的旅游资源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社会现状做出分析和规划。那些适合旅游开发的地方,我们一开始就把他们当作旅游新村来打造。打造过程中,规划是重点,内容包括村落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等。同时,农民安居房建设的容量和承载能力也在考虑范围内。这样,我们就能做到既解决安居问题,也解决乐业和未来发展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对过去从事传统务农、林业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从事服务业,把他们培育成未来旅游发展的生力军。在所有条件都准备完成后,我们就开始进行省、市、县三地联动,全面推广灾区新貌。这样,让四川的老百姓乃至全国的游客都知道,灾区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一到灾区,就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心支持。不止如此,老百姓们也能了解到,他们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已经转化成一种发展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就:创新理念 精心策划事件营销

  在旅游产品得到不断恢复和提升的同时,四川省也在为市场的恢复做着积极的努力,使四川旅游在震后的新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为吹响四川旅游恢复振兴的号角,2008年6月,四川先后举办“四川人游四川”和“川南旅游市场全面恢复启动仪式”活动。
  为恢复境外旅游市场,2009年,四川省推出针对台湾市场的“团团圆圆故乡游”大熊猫主题旅游线路。
  为加大针对境内外的营销力度,四川省于2011年策划推出的“行摄365·画说四川”系列大型活动;今年以来,以“爱在四川”为主题的5部系列旅游微电影陆续在优酷、土豆等热门网站上线,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围绕一个主题,策划一个事件,创造一个亮点,吸引一类游客,扩大一次影响。

  案例1:微电影《爱,在四川》系列
  目前我省已拍摄制作了5部旅游微电影。其中,美食篇、熊猫篇、温江追梦篇、汶川新生篇已在优酷、土豆、56网、新浪视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国内多家主流视频网站上线,反响强烈,风情篇也将于近期推出。截至9月底,境内外各大视频网站点击量已超3700万。

  案例2:“行摄365·画说四川”活动
  “‘行摄365·画说四川’——四川旅游大型系列宣传推广活动”自2011年10月12日正式拉开序幕以来,已先后开展了:“‘行摄365·画说四川’——中外摄影名家聚焦四川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启动仪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聚焦四川、韩国摄影师聚焦四川等一系列活动。活动推出以来,得到了国内旅游爱好者、摄影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参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省内各市州也积极跟进,参与承办“行摄365”各赛季的宣传营销活动。
  “行摄365—画说四川”既是事件营销,又是整合营销。活动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同时开展传统营销与网络媒体互动。如:5月正在央视播出的“行摄365,画说四川”的宣传,就是针对乐山第一个参加“行摄365,画说四川”活动——乐山大佛-峨眉山杯的回馈,采取了电视广告与网络、纸媒、微博等方式互动进行,是一次多媒体组合、多渠道宣传的尝试。

       案例3:“四川好玩-重庆人最有发言权活动”
  2011年6月,在参加重庆市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时,一改以前展场静态展示的打法,省局策划了“四川好玩——重庆人最有发言权”的活动。采取“2+N”的模式,以腾讯旅游网和《重庆旅游新报》为主打媒体,联合《重庆晨报》等多家重庆及四川媒体,向重庆市民广泛征集“四川好玩的N个理由”。我省21个市州旅游局负责人,在展区现场,通过腾讯旅游网,与重庆网友实现互动,对话交流四川哪些好玩,怎么好玩,来自重庆、四川、全国各地的网友也加入了网上互动。开展第一天,现场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当天“四川好玩·重庆人最有发言权”主题论坛网页独立访客达到11.31万人次,其中重庆访客占34.85%,网友有效提问和推荐5860条。整个活动持续1个月时间,点击率达到4,216,378次。
  紧接着重庆市市场的良好反应,趁热打铁,省旅游局又策划了“十一黄金周金秋大放送”之“自己把握方向,四川好玩”,针对四川省周边市场——重庆、贵阳、昆明、西安,四城同时启动“四川好玩”系列促销活动报道。由《成都商报》策动,发动四个城市主流报社资源,贵阳《贵州都市报》、昆明《都市时报》、重庆《重庆时报》、西安《华商报》投入四川好玩的自驾活动宣传,连续三周推出专版,并配以《成都商报》旗下商众自驾游公司在客源地驻点,推出的四川精品自驾游线路进行组团收客。“金秋大放送”一系列营销措施,效果明显。
  2011年“十一黄金周”四川自驾游异常火爆,景区人数屡屡突破极限值,黄金周旅游人数创下历史最高值2630.4万人次,同比增长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2: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展望:未来五年 藏区发展是重点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是: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4亿人次,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旅游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提升、旅游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旅游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1极、3带、5区、5环”的发展格局,即1个旅游经济增长极——大成都,3个旅游经济带——成绵乐、成渝、成雅攀,5个特色旅游经济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环贡嘎生态旅游区、亚丁香格里拉旅游区、川南文化旅游区、秦巴生态旅游区,5条旅游环线——以九黄为主题的北环线,以大熊猫为主题的西环线,以长江为主题的东南环线,以香格里拉为主题的西南环线,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东环线。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出了今后5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6大体系,即优化产品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创新营销体系、夯实基础体系、健全管理体系、构建保障体系。
  对四川来说,除了灾区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多区域同样需要重点打造,比如藏区的发展。郝康理局长说:“藏区发展目前已经进行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去年,奇葆书记到甘孜州的稻城亚丁视察,就作出了“大力发展藏区旅游”的指示。目前,省委计划在稻城构建大香格里拉、金沙江流域,把稻城建成一个国际化的经典旅游区。我们选择稻城亚丁作为突破口,就是要抓住亚丁机场建设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推动全域的发展。”
  据悉,目前,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了藏区旅游推进办,负责全省藏区旅游发展专门事务。自省委将稻城亚丁项目推进办公室(简称“813”项目办)设在省旅游局后,现已编制完成《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四川)国际精品旅游区总体规划》和《稻城亚丁景区修建性详规》。目前正在积极协调推进“813”项目建设。稻城亚丁机场等6个项目已集中开工,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区的序幕已正式拉开。确立旅游业为藏区的战略支柱产业后,省旅游局组织编制完成了《四川藏区十五大旅游示范项目计划书及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现在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资金支持,协调省级有关部门制定推动藏区旅游示范项目工作计划,督促项目落地实施。
  郝康理局长介绍道:“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做景区,更重要的是要把整个交通体系、旅游的服务设施、沿线的村落等按照旅游接待能力的标准来打造。随着亚丁机场和沿线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建成,我相信这里也会随之成为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通过比较,四川省确立旅游业为藏区的战略支柱产业后,省旅游局组织编制完成《四川藏区十五大旅游示范项目计划书及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资金支持。协调省级有关部门制定推动藏区旅游示范项目工作计划,督促项目落地实施。
  郝康理局长说:“其实藏区不仅是沿着318国道向南的几个大的片区,还包括现在正在快速建设中的红原机场。在红原机场建成后,我相信其周边也会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极。现在,我们的工作是围绕红原机场进行交通建设、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旅游景区、以及对沿线老百姓进行就业培训,任务非常繁重。但是我们期待把这些工作做到位以后,会给我们四川的游客,以及全球游客提供一个旅游的新去处。”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五年 智慧旅游是趋势

  说到四川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时,郝局长表示:智慧旅游肯定是四川旅游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去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饭店”。一时间,“智慧旅游”便成为全国旅游业最热门的词汇。智慧旅游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在我的心中,智慧旅游就是通过现代的科技信息手段,为游客提供行前,行中,行后的全程服务,让游客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全方位的便捷。智慧旅游最主要的是要服务于游客,其次是服务于行业管理,以及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发展。”郝局长这样说。
  今年11月8日,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在都江堰举行。会上,成都等3个智慧旅游城市和九寨沟、都江堰等10个智慧旅游景区进入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工程。郝局长告诉记者:“目前,我们通过打造智慧景区,逐步发展到打造智慧城市,下一步,我们还要打造智慧旅行社、智慧饭店。然后,再把这些点、面联系起来形成智慧旅游带。迄今为止,我省的都江堰景区是全国智慧景区里做的最好的,也是走在最前端的。”
  当说到智慧旅游是否会对传统旅游产业造成冲击时,郝康理局长说:“智慧旅游的发展对传统旅游业造成冲击是必然的。未来,自驾游,自助游会迅速成长起来,大家也将更多的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搜索。而传统的旅游业大多是通过面对面的商谈来进行交易。所以,我们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和传统的旅游业进行结合。我相信,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四川的传统旅游业一定会顺利通过考验。”
  2012年3月,四川省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唯一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省,全省旅游发展正式迈入标准化管理新阶段。黄金周旅游信息综合发布机制投入运行,及时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出游服务信息,提高了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旅游公共服务要素保障不断完善,一大批重点旅游线路上的旅游厕所、自驾游营地、综合服务站等投入建设和运营。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促进了四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旅游业的“两大战略”目标,是这一代旅游人的责任与担当;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是今天四川旅游人的光荣与梦想。在大旅游发展的格局下,可以预见四川旅游业在未来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过去5年内,四川省旅游业成功实现“五个翻番”:全省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接待国内游客数、国内旅游收入、A级旅游景区数均翻一番。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20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