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53|回复: 1

走向横断山脉(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4 14: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马丽华 图/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图为横断山脉中的夏天)

浩浩荡荡的横断山脉的主峰是谁?--贡嘎山。贡嘎山巍峨壮丽,以海拔7556米的高度,雄峙在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统领横断群山,被誉为"蜀山之王"。正像青藏高原上许多名山大川那样,贡嘎山久已为世界所注目。贡嘎山的名字进入国内外报刊的历史足有上百年。最早对贡嘎山进行科学考察的,可能是奥地利人劳策,时间在1878年;1889-1990年,英国人普拉特连续两次进入海螺沟采集植物标本;由此西方人得知了这一奇异之地,探险家登山家接踵而至,先后有英、美、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14个登山队、旅游队、考察队进入这一地区。我国中山大学也曾于1930年组织过中外科学家前往贡嘎山考察;六十年代之后,新中国地学、生物学等学科和勘测部门对贡嘎山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考察与测绘。在青藏队横断山区考察中,贡嘎山、海螺沟则是考察重点地区之一。从那时以来至今,贡嘎山一直就是地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1988年,成都山地所在贡嘎山建立了"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后被纳入攀登计划青藏项目中,科学研究在贡嘎山成为常规工作。

  地学生物学多学科专家们都在贡嘎山敲敲打打,寻寻觅觅,其中冰川研究在这里最具特色。贡嘎山共有大大小小45条冰川,冰川面积为290平方公里,规模虽然算不得庞大,但地位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我国最大的海洋冰川区,最接近人烟稠密地区;就像藏东南海洋性暖性冰川那样,贡嘎山最大的海螺沟冰川末端位置低达2850米,两岸已是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了。

  结束了西藏境内冰川考察的李吉均,举步走向了贡嘎山,走向海螺沟的冰川世界。这一次,追随左右的是他的学生们,姚檀栋、秦大河、周尚哲,那时他们还在读硕士;随行者还有兰州冰川所苏珍等一群冰川学家们。那时西坡不通公路,从山脚千多米处开始徒步登山。山上"蹲点"两个月的给养装备全靠人力背运,一走三天。加上一批民工,一行近50人的队伍每天鱼贯行走在崎岖的林间山径上。林涛呼啸,冰川洪流拍岸有声,汇成大自然和鸣;环顾山色冰光,感觉凉湿的空气渗入肺部,与青藏腹地大陆性冰川区的考察生活真有天壤之别。

  此前一年的1980年,李吉均带着他的四位硕士生乘坐一辆敞篷大车,跑遍了横断山区选点预察,确定了海螺沟这条贡嘎山最长的冰川为第二年的工作重点。此番前来,正值雨季,雨中行人拖泥带水,第二天走到一个叫大岩窝的地方走不动了,又冒雨宿营。大岩窝是一斜立的巨大岩石,可聊避风雨,但背靠背坐着只解决了不到一半人,其余的只好另谋生路。李先生的学生们挥舞冰镐,在两块大岩石间掏出一个可容纳三人的大洞,作为寝室。三个人钻进睡袋,睡袋上覆雨衣,不大会功夫,雨衣上已是小湖泊星罗棋布,"塌方"、"泥石流"应有尽有;看来谁都无暇顾及,既凉且湿中一个个酣然入梦。

  在大冰瀑附近安下营寨,一连几天的好天气,雨后乍晴的山林格外清新,垂直高度达上千米的巨大冰瀑布在阳光下闪射着银白之光,冰瀑脚上镶嵌着冰川弧拱的美丽花环。这个清凉的冰川世界气象万千,洁净壮丽--自峰顶7556米开始了冰雪之冠的下方,规模巨大的粒雪盆发育了中国最高大的冰瀑布,气势恢宏的大冰瀑最宽处为1.1公里,高达1080米。这是一条超级伸张流,终年都有频繁的冰崩雪崩发生,夏秋季节小型冰雪崩每天平均达到几千次,在危险区外静观其变,可见一次次冰飞雪舞时的白蓝之光闪烁,声闻惊天动地的天籁轰响,气势磅礴,人心震撼。冰瀑下端的冰川舌,则在阳光与风水的雕塑下变幻着千姿百态:尖锐的角峰,峻峭的刃脊,浑圆的冰斗,冰桌、冰蘑、冰洞、冰桥,形如卧熊的,形如企鹅的,形如城堡之门的,悬挂着冰钟乳形如水晶宫殿的......犹如步入神话之地,空前的神奇感体验令人眩晕。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中达6公里之遥,使人觉得神奇美丽得无以复加。

  好天气使人拥有好心情。考察第一天,大家兴致勃勃地登上冰舌,去冰瀑布测量冰雪密度,观察冰中气泡,进行常规的成冰作用考察。这一天工作得相当愉快,只是在临近黄昏收工时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年轻人依次跃过了一条冰裂隙,李先生却一跃没越过,失足掉进去了。幸好那条开裂的冰缝不算很深,被七手八脚弄了上来,李吉均站不起来了,剧痛来自膝盖和肋部。撩起衣服一看,腰部已布满"冰川擦痕",用手一摸,肋部凹陷下一片。冰天雪地里没有医生,赶几天路下山求医也不现实,而且青藏队员们历来都有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的传统。在医疗措施全无的情况下,李吉均咬紧牙关硬捱着,卧床几天疼痛略略减轻时,就起坐看冰川,琢磨起冰川运动速度问题。20多天过去,已经可以为考察归来的同事和学生们端上亲手做的油炸土豆片了。

  这一次的冰川擦痕是永久性的纪念:两个月后考察结束下得山来,拍片检查结果,膝盖骨严重损伤;肋骨折断两根。

  是向贡嘎山的献祭。尽管如此,次年李吉均又带队再次进入贡嘎山,考察海螺沟侧旁的贡巴冰川。对于蜀山之王冰川的了如指掌,一部贡嘎山冰川史话就由李吉均先生娓娓道来--

  贡嘎山这座年轻的山峰,伴随着它的强烈上升,第四纪冰期悄然降临。其时贡嘎山遍被银装,一片琼瑶。冰川最盛时代,末端从东坡一度伸向大渡河岸。后来历经气候的几番变化,在山麓附近留下了冰碛物和冰水堆积。距今上千年前,冰川再度前进,海螺沟冰川末端曾抵达大岩窝海拔2600米处;本世纪以来,贡嘎山冰川处于退缩中。

  贡嘎山冰川与西欧阿尔卑斯冰川虽同为海洋性冰川,但又各具特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发育在西风带海洋性气候环境中,降水集中在冬季,全年气温变化不大;而贡嘎山冰川则发育在东亚季风气候环境中,被称作季风海洋性冰川。降水集中在盛夏,这个季节同为冰川补给与消融季节,所以冰川流动性大。流动速度每年可达两百米以上,夏季冰面消融强度每天平均近10厘米--贡嘎山冰川面貌每天都是新的,贡嘎山冰川具有强盛而活跃的生命。

  对于贡嘎山故事的继续讲述,就涉及到青藏项目在此地的定点观测研究,涉及到科学工作者为贡嘎山-海螺沟旅游开发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了。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第四纪地质学家陈富斌教授,被四川人誉为海螺沟风景区的发现者、评价者和设计者,看来与贡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初识贡嘎山在1973年,冥冥中他感应到了奇山异水的召唤。所以当原地理所负责人程鸿提议横断山-贡嘎山研究时,陈富斌第一个报名响应。在贡嘎山的山野间研究新构造运动过程中,他每每沉醉于大自然的极致壮丽中。对于海螺沟旅游开发的构想来自一个契机:1980年,陈富斌与钟祥浩应邀前往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考察,那儿地处阿尔卑斯山脉,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目之所及,不由得感叹较之贡嘎山风景可是逊色--贡嘎山,真正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呵。此后对于贡嘎山继续科学考察的同时,又增添了一项内容:争取旅游资源的开发。这是一项动腿又动口的活儿,从省里到地区再到县上,各级领导和旅游部门,地质学家做起了有关风景区开发的游说工作:海螺沟有多么壮观美丽的现代冰川、原始森林,有多么丰富的植物群落、珍稀动物,有多么重要的审美和认知价值,在全世界多么独一无二,有着怎样的旅游开发潜力,能够创造怎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等。八十年代初期,旅游开发的观念刚刚兴起,人们对这一新产业还比较陌生,但对科学家言之成理的建议既感新奇又很尊重。四处奔波游说虽然辛苦,但收效巨大。只是有一位旅游局长好奇地发问:冰川是什么?

  当然我们不会取笑这位旅游局长的无知,因为冰川毕竟距离日常生活很远。那时除了科学界人士,生活在平原和一般山地的人们哪里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壮美的景观存在,它之存在对于我们有些什么意义。正因为如此,贡嘎山海螺沟以海洋性冰川为主的游览胜地才有别于一切久负盛名的风景区,才格外地令人向往。1998年,四川省政府特邀亚洲旅游协会八位世界旅游专家前来本省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其中涉及到横断山区的两处--九寨沟和海螺沟,专家们如是评说:九寨沟,世界一流,绝无仅有,中国、世界之瑰宝;海螺沟,是容易进入的冰川,有着对情侣和家庭极具吸引力的温泉,有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有可与澳大利亚塔次马尼亚相媲美的森林植被,有高耸的瀑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科学家们的眼中,川西九寨沟和海螺沟这两处旅游胜地各有千秋。九寨沟特色为雪山林海、海子瀑布,108个海子犹如一泊泊明镜,树在水中,根须漂浮水面--仙境一般,是一种令人为之心动赞叹的美,一般人都可以领略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海螺沟则是冰川瀑布,绝壁峭崖,原始森林,还有著名的温泉。是壮丽,是激动人心的美。尤其在稍具地学、生物学知识的旅游者看来,海螺沟更具有审美和科学的双重价值。这两"沟"的被开发有一点相同之处在于,由科学家参加。九寨沟旅游开发事业,最初来自七十年代一位当地地方报纸的记者的呼吁;青藏队横断山考察中提出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设想。如今它们声名远播,每年前往九寨沟旅游的达十四、五万人,前往海螺沟的少一些,也有上万人。这与去往贡嘎山的交通条件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差一些有关。川藏公路二郎山地段隧道通车、130公里高速公路修通之后,相关设施有所改善之后,海螺沟必将与世人更加亲近。

  两个著名风景区被发现的同时,生态保护就被提上了日程--1984年当陈富斌教授等人有关提议被地方采纳之时,随之做出的一项决定是,停止对贡嘎山风景区的森林采伐--就这一意义而言,说科学家是贡嘎山、是九寨沟的守护神也许并不过分。

  建立贡嘎山站的设想与旅游开发的思路共生,建站过程与风景区建设同步进行。在陈富斌提交的《泸定县海螺沟旅游资源考察评价报告》中提出、经中科院成都分院同意并资助下,由泸定县人民政府海螺沟开发办公室协助,在贡嘎山3000米处修建了一座气象站。可以说,最初建站是从配合海螺沟旅游资源开发的气象站开始起步的。气象站--综合观测试验站-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贡嘎山站迅速成长起来,进入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被纳入"攀登"计划青藏项目,作为三个野外定位站之一,正以独具的优势为青藏研究的深化发挥着积极的功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贡嘎山站的研究方向为:以高山多层次自然生态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从环境的整体出发,多学科综合研究高山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调控原理、高山隆起与冰川消长及其对高山生态系统的影响,监测环境动态,预测大区域环境变化趋势,为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与保护环境以及青藏高原和全球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资料,并通过长期观测与研究积累,建立与发展山地学。联系生产实际,贡嘎山站置身于较晚近开发的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导游、防灾、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生产任务。这一类特别使命,属于中国特色,在全世界那么多的高山站中,贡嘎山站是唯一承担这一角色的。

  贡嘎山海螺沟旅游开发事业体现了科学家的参与,科学家在当代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样,青藏队横断山区考察也突出了这一主题。囊括了川西、藏东、滇西北的横断山区,接近内陆较发达地区,人口相对稠密,较之开发程度较低的西藏自治区,已属于半开发地区,因之环境生态问题、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更其突出:森林过伐、草场过牧、河谷干旱沙化、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等等。尤为重要的是,这儿还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流经的地方,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中下游广大地区,事关全局。因之为时五年的横断山脉考察,在大量获取了这一地区宝贵的地质学、地理学、植物学、古生物化石等资料的基础上,论证了这一地区自然地理和生物区系形成演化过程的同时,着重进行了与横断山区人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五个方面的综合专题:农业自然资源评价与综合制图的研究;地方能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的研究;畜牧业战略布局研究;亚高山暗针叶林采伐更新研究;干旱河谷环境条件与农业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等等。

  250人组成的横断山考察队伍,除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专业为基础学科研究之外--即使是基础研究,也尽其可能地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地质工作者通过板块构造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成矿预测、根据古冰帽的发育规律提出寻找砂金的方向--从事应用研究的阵容庞大,成为本次考察活动的一大特色。例如考察队的分组细致:林业、动物、鱼类、植物、土壤、农业、畜牧、水利、沼泽、地热、泥石流......等组。各有选点,各自为战,在某处一呆就是三年,路线考察与定位半定位观测相结合,则是本次考察的另一特色。更何况,从考察队主持者--李文华、章铭陶、韩裕丰、谭福安--的组成看来,突出生产应用研究这一主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他们自横断山开始,大都走向与环境、与资源开发有关的研究和实践,尤其在西藏。所以到后来,可以不必再具体称他们为这个家那个家了,统称为区域开发专家没错。

  各组各自为战,就像白马雪山垂直气候观测站连续三年进行越冬观测那样,陈传友的水利组在云南迪庆的林场建立了一个森林水文观测站,以三年的时间观测森林采伐前后的温湿度变化及水文效应:原始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采伐迹地上的水土流失情况,给出量化数据。

  韩裕丰和赖世登率领的林业组在云南中甸林业和水文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同样为时三年的林内外小气候的定位观测研究,旨在解决暗针叶林天然更新的气候因素影响问题。暗针叶林为云杉和冷杉,冷杉生长在云杉之上,它们是原始植被的顶极群落,在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中,一经破坏难再恢复。专家们看到,在原始森林阴湿的林下,云冷杉幼苗生长良好,而在采伐迹地上,早先的云冷杉领地已被高山松取而代之。看来采伐后云冷杉不能自然更新,只能人工培育。所以三年的时间里就搞人工育苗越冬实验,其中冷杉育苗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秘诀是摹仿森林生境,采取遮阴和保温措施。不过推广起来有难度,麻烦:那需要精心呵护,并要等到三年过后主干长成才能移栽到自然环境中去。

  佟伟的地热组在云南腾冲的热海热田进行的天然地震及地球化学的半定位观测,为热田开发和发展地热学研究积累资料;黄文秀的畜牧组在云南丽江进行坝区马的发展与最优畜种结构的研究;李明森所在的土壤组在川西北进行干旱河谷的生态研究;生物学家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经济动物和植物;水资源组提出的洱海流域综合治理的跨流域调水方案正被付诸实施;泥石流组为防治泥石流山地灾害所提交的方案也被当地有关部门采纳;对于森林合理采伐更新问题、干旱河谷与沼泽湿地生态及治理问题、湖泊水产资源利用及管理问题等等,都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建议。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农业自然资源遥感和综合系列制图,是青藏队发挥多学科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次成功尝试。参加考察和制图的共有地理、土壤、植物、遥感、地图等八个专业的科技人员,野外考察加上来自卫星图像的参照,共编制了地貌、植被、森林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和农业自然分区等十八幅地图。这些地图不仅为当地制定农业区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认识横断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典型区域的基础资料。理所当然地,系列制图受到了当地热情有加的欢迎--是的,与西藏人民一样,横断山区的各族人民也不会忘记。

  不能忘记的还有为横断山考察、为青藏研究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人们。横断山区山高路险,考察途中因车祸丧生的是李文华的研究生赵宪国,人民画报随队记者郑长禄;昆明动物所动物学家彭鸿绶先生已是近70岁的人了,不听劝阻非来横断山不可,结果因高山病长眠在他所钟爱的千峰万壑的横断山大地上;农业气候学家张炯远,本来因肝硬化在家全休,听说藏东的太阳辐射观测点需要人手,强烈要求参加,结果在野外观测现场,因急性肝坏死再也没能爬起来。横断山之外,在喜马拉雅山丛中还安息着一个灵魂。那年地球物理所在亚东设立了一个地震台,29岁的梁家庆负责驻站观测。八月里的一天为迎接队友们到来,他外出打柴,不幸失足落下亚东的激流中。队友们沿着河水追出很远很远,没能发现他的踪迹,直到当年冬季枯水季节,才发现卡在河心石缝中的遗体,他被安葬在亚东的烈士陵园里......那是1975年;1998年秋季,中科院拉萨生态站的试验大田里硕果累累,当地乡亲和拉萨的许多人都吃上了农学家许毓英亲手培植的甜玉米,可是,那个种植玉米的人却离我们而去,由于一个意外事故。生态站所在地部队农场的官兵们,肃立在敞篷卡车上,卡车缓缓通过金秋的原野,通过繁华的拉萨市区,把他送往西郊的拉萨公墓,把他掩埋在他多年为之呕心沥血的土地上......

  静穆群山为墓志铭,青藏高原当铭记,那些热爱它的人们,甘愿为它献身捐躯的鞠躬尽瘁的人们,那些死者和生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4: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3-29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