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36|回复: 1

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世界最早的一组蜀葵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7 23: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世界最早的一组蜀葵照片,地点竟然是诞生光绪皇帝的“潜龙邸”——醇亲王奕譞府邸!
撰文:周小林
摄影师:梁时泰
拍摄时间:1888年
拍摄地点:诞生光绪皇帝的“潜龙邸”——醇亲王奕譞府邸


       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末著名摄影师梁时泰拍摄制作的《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近距离的感受诞生光绪皇帝的“潜龙邸”——醇亲王奕譞府邸(南府)。这本相册共收入照片六十张,其中人物照七张,建筑景观花卉照五十三张(含有蜀葵花的照片15张)。梁时泰拍摄的这组蜀葵照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一组蜀葵照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组花卉照片之一。
       《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中所拍摄的醇亲王府正是历史上爱新觉罗·奕譞的醇亲王府(南府)。


       1860年(咸丰十年),奕譞成婚后依例粉府出宫,他受赐的府邸坐落在北京宣武门内的太平湖东岸,府邸东起今鲍家街及太平湖东里,西至原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墙,南起今太平湖东里,北至宗帽胡同头条。王府坐北朝南,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和西部花园。东西两路各有六进院落。这是第一座醇王府,又称为“南府”,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所在地。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道光皇帝第七子,咸丰皇帝奕詝异母弟,同治皇帝的亲叔叔,光绪皇帝载湉生父,末代皇帝溥仪的爷爷。他的父亲、哥哥、侄子、儿子、孙子依次是晚清的五位皇帝。奕譞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他是晚清三大铁帽子王之一的醇亲王,也是清朝第一次醇亲王,也是倒数第二代醇亲王,清朝的两代醇亲王即爱新觉罗·奕譞及其第五子载沣。谥号“贤”,后来称作醇贤亲王,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1871年(同治十年)6月28日,清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1874年,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依照雍正朝的成例,“皇帝发祥地”又被称为“潜龙邸”,需升为宫殿或者空闲下来或者仿照雍王府(雍正帝即位前居住的府邸)改为雍和宫的办法,改成庙宇,供奉菩萨,不能再用于居住。因此,光绪十四年(1889年),醇亲王迁府至后海北岸的北府。按拍摄时间推测,这组照片应该是醇亲王搬家之前的“纪念照”。
       梁时泰,又名梁科,广东人,清朝同治年间先后在香港、广州、上海和天津开设照相馆,因擅长拍摄入宫成为“皇家摄影师”。他是第一个为李鸿章拍照,也是第一个为醇亲王制作私家相册的中国摄影师,享有“南赖(阿芳)北梁”之誉。
      梁时泰作为中国早期的摄影师,为中国晚清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记录。梁时泰拍摄制作的《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中的15幅蜀葵照片,也成为目前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一组蜀葵照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组花卉照片之一。
       蜀葵原产于中国四川,在中国已有2200年以上栽培的历史。蜀葵既是中国人的端午花,又是中国农历中十二月令花的七月花神,同时由于地域差异,蜀葵在中国各地的叫法各不相同,是中国本土命名最早、栽培历史最悠久、俗名别称最多、栽培最为广泛、各民族都喜爱的传统民族花卉之一。
       蜀葵有超强的适应性,既能耐零下40严寒,又能忍受38高温,蜀葵极易栽培,即使播种在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根、发芽、开花,是世界上极少有的生存适应温差最大的既耐寒又耐热的花卉。
       所以在北京地区,挺立修长、娇媚大气、五彩缤纷的蜀葵有广泛的栽培历史,清朝时的圆明园、颐和园(清漪园)、故宫御花园、醇亲王府邸中,优美雅致的蜀葵都是皇家、王府花园里栽培的重要花卉植物。
       其实在历史上,蜀葵都是历代皇家花园里的一个主角。从汉代汉武帝的上林苑、三国曹操的铜雀台、南北朝梁元帝的湘东苑、隋朝隋炀帝的洛阳西苑、唐朝唐太宗的东都苑、宋朝徽宗的华阳宫到清朝的圆明园,不同朝代的皇家花园里都有蜀葵的倩影。
       醇亲王奕譞在自己的府邸广种蜀葵,其实是想借蜀葵向慈禧太后表忠心。
       奕譞在晚清朝廷里一向以行事低调闻名。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发动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辛酉政变”之后,奕譞被封为醇亲王,历任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位,负责管理紫禁城最精锐的禁军——神机营。后来,奕譞的第二个儿子载湉被慈禧太后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即光绪皇帝。光绪皇帝登基后,奕譞又被允许“世袭罔替”醇亲王爵位,这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
       那时候的奕譞,堪称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但是,奕譞仍然在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面前保持着小心谨慎的风格,深怕在喜怒无常的慈禧太后面前栽跟头。为了提醒自己,也为了警示后人,奕譞用工整的楷书一丝不苟地抄写了一条家训——《治家格言》,并将其悬挂在醇亲王府的显眼之处:“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不仅如此,奕譞还将书房命名为“退思堂”、“思谦室”,自号“九思堂主人”、“退潜居士”,表示自己贵为亲王也不敢随便,每日三省吾身之意。
       奕譞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度过了晚清综错复杂、诡谲多变的政治时局,1891年1月1日,奕譞病逝于醇亲王府,时年51岁。
      了解蜀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的含意,就明白了醇亲王奕譞在自己的府邸广种蜀葵的苦心。
       蜀葵很早就被哲人、诗人、画家们借来比喻事物的道理与人类的感情。早期典籍里,《淮南子》就云:“圣人之与道,犹葵之与日“。蜀葵叶终年向阳的习性,被哲人比喻为圣人穷尽一生探求真理的志业。但后来逐渐以太阳喻君王,而将性喜阳光的蜀葵比作无二心的忠臣。中国儒家社会讲究知识分子必须要求取功名,服务宗庙社稷,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被严格规范。因此,将蜀葵向阳的习性借喻为尽忠报国,或用蜀葵言其心志,已成为历代文人题咏的核心精神,正如宋代王镃《蜀葵》诗云: 片片川罗湿露凉,染红才了染鹅黄。 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
       不知何时起,蜀葵就走出了皇家、王府花园,艳丽的色彩、超长的花期、极易的栽培、广泛的分布使蜀葵成为中华各族人民最喜爱的百姓花。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都有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极强的传统民族花卉——蜀葵的身影。
      

【邸第正门的蜀葵】
(清朝时,王府的正门大都不临街,历史上的醇亲王府南府前面是一个庭院,只有左右阿斯门可供出入。因为正门门前有一对儿石狮子,所以也有人叫它狮子院。图片中,邸第正门前面是一个用砖砌成的长长花台,花台里是正在盛开的不同花色的单瓣、复瓣蜀葵。)


【神殿大树旁边的蜀葵】
(神殿仿效紫禁城内举行萨满祭神、祭天仪式的坤宁宫,神殿的正门也与坤宁宫相仿佛,是在东次间设的两扇板门,窗户仍保存关外的遗风,用高丽纸糊着,在殿前东南竖有神杆。)


【退省斋里的蜀葵】




【适园西院的蜀葵】
(醇亲王府邸中一个花园名叫“适园"。)


【抚松草堂中的蜀葵】
(此处虽然名为草堂,实际房上并无草顶,而是卷棚硬山顶的建筑,前面有一间勾连搭的小抱厦。园中到是种满了花草,盆栽中的花卉更是盛放正当时。)

【】中国鲜花山谷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23: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世界最早的一组蜀葵照片!


【修禊亭前的蜀葵】
("禊事”为古代一种风俗,是阴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边嬉戏,禳灾祈福的一种活动。祓楔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称作”曲水流觞“。曲水流觞被历代造园家青睐,不单醇王,就是恭亲王府的萃锦园中,也建有流杯亭,大都是效仿王羲之与孙绰等名士相聚兰亭时,一觞一咏,寄托着远离尘世、隐逸山水之间的情怀。)


【寒香馆里的蜀葵】
(寒香馆面阔三间,前出廊,坐落在一层高台之上,园中所种之树好像金桂。有趣的是,在几个空着的树坑中,貌似PS上了一些花草。)


【熙春堂寝室前的蜀葵】


【退省斋里的蜀葵】


【陶庐前的蜀葵】
(陶庐之名来自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之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后来,”陶庐“就成了田园隐居之所的代称。唐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中就说:”陶庐闻自爱,颜巷陋谁知?“奕譞将此处命名为”陶庐“,其意不问可知。)


【风月双清楼前的蜀葵】
(此楼面阔三间,上下两层,卷棚硬山顶,屋前出廊,一侧有斜廊相连,周围遍植花木。)


【池上小屋前的蜀葵】
(“沁秋”这张照片上备注着“池上小屋” 。适园的面积有限,周围也没有方便引水的河道,因此不太可能存在着大范围的水面,但园中若无水,则缺了情趣,因此,哪怕是很小的一池水,也是园中不可少的风景。池上小屋,就建在了这小小的一方水池边上。)


【旷如轩看骑射处的蜀葵】


【醇亲王奕譞府邸内的蜀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25 08: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